● 张鑫(右一)帮助村民掰玉米棒 记者 叶四青 摄 记者 叶四青
金秋的风掠过宝塔区青化砭镇赵家沟村,吹红了山坡上200多亩苹果,也吹热了村民们的致富心。11月3日上午,玉米田里金灿灿的玉米棒堆成了小山,赵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刘春雷一边搬玉米,一边笑着说:“多亏组织派来张鑫,这股新鲜血液,让咱村的发展劲儿更足了。”
产业发展添把力 1995年出生的张鑫,是宝塔区综合产业园区管委会干部。2023年9月,他响应组织号召,到赵家沟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来,村民们的日子里多了不少“新变化”:山地果园的生产路通了、防雹网架起来了、小杂粮加工作坊建起来了——这些变化背后,都藏着张鑫的奔波身影。
刚到村时,张鑫就摸清了村民的“心头愁”:倒春寒、冰雹常让果农损失惨重。他立刻对接人保财险宝塔分公司,邀请业务员上门讲解果树保险,还逐户征集村民意愿。2023年,受冻受灾的果农拿到了约11万元赔付,种植风险大大降低;他还为果农争取到2万元肥料捐赠,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村里曾计划硬化2.8公里果园生产路,可用地涉及10多户村民,协调工作卡了壳。张鑫跟着村“两委”干部,一家一户上门拉家常、讲好处,用了一周时间做通所有人的工作。2024年6月底,宽3米的平坦水泥路建成通车,正好赶上苹果秋收。
“以前的路又陡又窄,雨天全是泥,拉苹果都怕出意外。现在这条路,走得踏实!”果农们的夸赞,成了张鑫最实在的“军功章”。
文明创建添活力 如今的赵家沟村,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主要道路全硬化,52盏太阳能路灯照亮夜间出行路,村民休闲广场上,棋牌桌、健身器材、羽毛球场一应俱全,农户院落、村内巷道也重新喷绘修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硬件好了,乡风更得跟上。”张鑫到村后,先后3次发起“好婆婆”“好儿媳”“卫生示范户”“产业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评比,50余人次获奖,领到了米面油等奖品。这一来,村里掀起了“户户争文明、人人讲卫生”的热潮。
“自从有了评比,大家都爱干净了,邻里也更和睦了。”2024年9月获评“卫生示范户”的韩树珍笑着说。
为了让好风气延续,张鑫还建议村“两委”联合村民代表组成评审组,每月检查庭院卫生;协调政府新增2名保洁员,明确职责、及时清运垃圾,形成了“人人参与、比学赶超”的文明氛围。
服务群众付全力 “两年前见张鑫,他还腼腆不爱说话,现在比自家娃还亲。”韩树珍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刚驻村时,张鑫天天上门走访,听村民说家长里短、提意见建议,慢慢成了大家的“贴心人”。
村上监委会主任李煜记得,以前村民打印材料要跑镇里,一年光打印费就花1万多。张鑫知道后,立刻建议村委会装了新打印机,还手把手教大家使用,这笔钱就此省了下来。防汛期间,张鑫守在村里摸排滑坡、危房,连家都不回;就算休假,他也盯着村上的工作群,及时指导干部上报数据。
就连小杂粮加工作坊的包装袋,都藏着张鑫的心思。“他设计的抽拉绳布袋,既防漏又能回收,特别环保。”李煜拿起包装袋说。
如今,赵家沟村的小米、玉米糁糁靠着这“用心”的包装,卖得越来越火,送到了千家万户。
“我就是村里的‘发展服务员’。”张鑫说,未来他还会带着热情留在赵家沟,看着村子越来越好,看着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