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6日
旧市升级破难题 新场迎客富民生
  本报讯(记者 方大燕 通讯员 杨雪 马铭阳 陈鹏飞)深秋的富县,沙梁街169号的农产品综合市场里,机器轰鸣声裹着热气翻涌。改造现场,工人们正弯腰忙着铺设管线,焊花偶尔闪过,映着已初见雏形的崭新交易区—。这个总投资2400万元的民生工程,如今已闯过主体工程、屋面施工和室内装修的关卡,电梯、空调、消防设施也都安装妥当,正朝着12月底的“焕新亮相”全力冲刺。
  “现在就剩外立面改造、供电系统和消防水池这些配套活了,11月底准能完成所有施工。”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主任李继红站在市场里,指着正在作业的工人说,“必须赶在年底前投用,让老百姓早一天用上安全、方便的新市场。”
  这次改造,把市场里的“老问题”都装进了升级清单,足足覆盖交易区、库房和公共设施三大块。2754平方米的交易市场里,要新添40个供货台、20个生鲜储存库,还得隔出11间独立商铺;近2000平方米的老库房,门窗、地面要全部翻新;最终要让市场实现“生鲜食品多样化、经营设施超市化、经营方式农贸化”。这些变化,让在市场里做了多年生意的夏玲玲满心期待。
  “以前哪有现在这盼头?冬天市场漏风,冻得手都伸不直;夏天又闷又热,存货全靠冰柜硬扛。”夏玲玲擦了擦摊位上的旧招牌,笑着畅想,“听说新市场有专门的生鲜库,柜台也都是新的,二楼还要整体招商,到时候人气肯定旺!环境好了,顾客愿意来,咱们的生意也能跟着红火。”
  这场“焕新”,不只是硬件的“改头换面”,更藏着民生的温度。有人算过账,等市场投用后,单是新增的供货台、生鲜库,再加上二楼的租赁收益,一年就能多赚50万余元;56户像夏玲玲这样的商户,能直接靠着新市场增收,本地的苹果、蔬菜这些农产品,也能有个更好的流通平台。
  谁能想到,曾经斑驳陈旧的老市场,再过1个多月,就要变成智慧现代的综合平台?富县农产品综合市场的“蝶变”,从来不是简单的翻新,它是把“菜篮子”装得更满的民生实事,也是推着农产品产业升级的有力抓手。
  年底,当新市场的大门真正敞开时,这里装着的不只是百姓每天要买的新鲜蔬果,更装着商户们盼了许久的“钱袋子”,还有富县人对便利生活的满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