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广大新闻工作者迎来第二十六个记者节。在初冬的第一缕阳光慷慨洒落大地的时候,作为一名普通的“土记者”,欣喜的节日就这样不期而至。
《人民日报》对记者的诠释是:记者,记着,记着初心、记着使命、记着责任、记着担当、记着大众,记录时代,揭示真相,守望社会。你们是百姓了解世界的“眼睛”,是政府与民众连接的“纽带”,是观察者、记录者、参与者。
不了解新闻写作的人普遍认为,记者是一份既清闲,又有名,又有利的美差。记者可以出入各种“高大上”的场合,与名人谈笑风生;可以去到最远的地方,品尝人间美食,欣赏最美丽的山川河流;可以玩转各种最新最潮的设备,时常挺立在时尚的潮头。
其实不然,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份职业藏在“风光”背后的酸甜苦辣。头顶星辰,身披月色,早起晚睡是习惯,“白加黑”“5+2”的日子是常态,接送孩子、陪家人都是“奢侈”,熊猫眼、颈椎痛、腱鞘炎是常伴病症,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只有继续写稿的工作日。
作为“土记者”的我们也不例外,为了解开煤矿前行的密码,我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不分白天黑夜,也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当别人进入梦乡时,我还在挑灯夜战,常常熬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当别人一家共度周末好时光的时候,我们仍伏在电脑前为写好一篇新闻稿子而苦思冥想、为一帧帧镜头彻夜难眠。为了拍摄出更好的照片,我们奔赴万米井下,一周奔波几十公里甚至上百里都是常有的事。为了赶出好稿子,多少次错过饭点,多少次加班熬夜早已记不清楚。夏战“三伏”挥汗如雨,冬抗“三九”呵气成冰,但每当看到自己采写的稿件变成报纸上的铅字,看到拍摄的矿工笑脸登上网站首页,那种被认可的幸福感,便会瞬间冲淡所有疲惫,再苦再累也化作无比的快乐。
央视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曾说:“记者是时代的邮差、真相的邮差、文明的邮差。记者的力量,是时代的力量、真相的力量、文明的力量。记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要时刻准备着与时间赛跑。新闻是一条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要热爱‘热爱’的赤诚,坚持‘坚持’的选择,相信‘相信’的力量。”
中国内地著名女记者柴静说:“选择做记者,就是选择了奔走和忙碌,选择了勇敢和责任,选择了为他人作嫁衣,为历史做记录。”
入选“最美奋斗者”的媒体记者甘远志发给妻子的短信上写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在报纸上;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采访的路上,只要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的身影。”
有人会问,你觉得累不累?
我说,累并幸福着!因为我们从事了一份自己非常挚爱的职业。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用镜头见证矿山的巨变,记载矿区的进步,用脚步丈量煤层的厚度,用文字记录矿山的发展,勾勒五彩缤纷的画面,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还能在这群最可信、可爱、可敬的矿工兄弟中,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质朴和纯真,用鲜活的镜头和生动的文字去歌颂他们,把他们生活中的简朴、事业上的坚守、信仰里的忠诚传递给更多职工,并把这些催人进步的力量传递得更远,让更多人看见、听清,让我们的职工能更加热爱煤矿,更加热爱足以让我们奋斗一生的煤矿事业,这已经成为我们的职责和初心。
良知热血催椽笔,书话使命向远方!我愿意做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土记者”,带着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手持掌上相机,定格矿山发展的每一个瞬间;执手中钢笔,书写矿工兄弟的每一份坚守;带着初心与梦想,在新闻路上继续前行,让更多人看见煤矿的美、矿工的好,让这份“煤海之光”传递得更远、更亮。
记者,记着,既要记着初心、记着使命、记着责任、记着担当、记着大众、记着理想,也要记着家人与自己,记着保重身体。第二十六个记者节,祝每一位奔波在新闻路上的同行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