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2日
赛出好“果”景
——志丹县2025年农民丰收节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赛园赛果活动小记
  记者 李星棋 通讯员 孟瑶 朱志元
  日前,志丹县2025年农民丰收节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赛园赛果活动上,全县各镇(办)纷纷拿出精挑细选的优质苹果参展,通过果品展示、品评,宣传全县苹果产业发展成效,享丰收喜悦,品硕果香甜。
  本次赛园赛果环节设置了“苹果亩均效益冠军园奖”“苹果销售企业(合作社)奖”“高质高效示范园奖”“优质果品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奖”等5大类26个奖项,奖励现金和农机总金额达51万元。活动旨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样板、鼓舞干劲,进一步激发广大果农发展苹果产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快产业提质增效步伐,推动全县苹果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 获得‘苹果亩均效益冠军园’,我感觉非常激动,更有干劲了。回去我还要带着乡亲们把苹果种得更好,一起把日子过红火。”经过2天激烈的角逐和专家评委的一致评定,义正镇义正村果农李新春获得“ 2025年苹果亩均效益冠军园”一等奖,成为全县果农争相学习的榜样。
  据了解,2018年,李新春响应志丹县发展苹果产业号召,种植了25亩短枝富士苹果树。从初涉果业的门外汉到如今的“亩均效益冠军”,他用实实在在的收益印证了付出就有回报。
  2023年,李新春的果园初挂果便收益16万元,2025年果树套袋16万只,收入突破22万元。不止自己致富,李新春还主动扛起村聘果业技术员的责任。他坚持教技先践,把自家果园打造成样板园,每当乡亲们在果树管理上遇到难题,他总会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示范剪枝、施肥、套袋等全套技术。为了让大家的苹果卖上好价钱,他还主动对接外地客商,争取更优收购价,成了村里公认的“致富领航员”。
  当天与李新春一同站上领奖台的,还有杏河镇城山村果农王金荣,他的果园凭借高品质果品脱颖而出,摘得“优质果品奖”一等奖。
  “靠的就是每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从花期保果到病虫害防治,再到成熟采摘、分级筛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王金荣在分享经验时表示,这次获奖是肯定了自己多年来的精细付出,也更坚定了他走“品质兴果”之路的决心。
  这次活动对于不少果农们来说意义非凡,对于志丹县洛水瑶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全来说亦是如此。活动中,他的果园斩获了2024年“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作为省级示范园的掌舵人,胡全带领企业深耕苹果产业多年,不仅建成了标准化种植基地,更成功拿下苹果出口资质,让志丹苹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各级产业政策的引领下,我们不断强化种植端科技赋能,销售端拓宽渠道布局。获得省级示范园的称号不是终点,我们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分享种植技术、销售资源,与全县果农一起把苹果品质做优、把产业蛋糕做大。”胡全说。
  果农与企业的信心源于志丹县苹果产业的坚实根基。近年来,志丹县牢牢把握延安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机遇,围绕“稳规模、强管理、提质量、增效益”核心目标,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投入,强化示范园引领作用,着力延伸产业链、补齐供应链,努力让“红苹果”结出“金硕果”。
  “我们就是要让更多像李新春、王金荣这样的果农冒出来,让更多像胡全这样的省级示范园成长起来,让果农的钱包越来越鼓、腰杆越来越直。”志丹县果业管理局副局长潘怀忠表示,志丹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夯实产业基础,稳步推进“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智慧果园、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培育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提升志丹苹果的品牌价值,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筑牢“金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