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艳艳 通讯员 李进 吴舒捷
眼下,苹果采收工作已近尾声,秋冬管护成为果园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洛川县交口河镇,果农们抢抓农时,全力推进施肥、清园等管护作业,技术员深入田间指导,一派繁忙的“养树”景象正在田间地头铺开,为果树安全越冬、来年苹果提质丰产夯实基础。
近日,走进交口河镇水渭村,连片果园里机械轰鸣,铁锹碰撞声此起彼伏。果农们分工协作、干劲十足,有的操控机械在果树行间精准挖槽,有的合力将腐熟有机肥搬运至沟边备施。该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技术员穿梭其中,蹲在沟旁手把手向果农传授施肥技巧,“矮化树上肥要让坑深一点,这样能引导根系向肥生长,既向外扩展又向下扎深,对树体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果农郝水荣正忙着将发酵充分的有机肥均匀填入沟内。他的13亩果园栽种着1400余棵苹果树,今年因果品品质出众,实现了丰产增收。
“这块园子是2023年栽的,今年苹果每斤比往年多卖三四毛钱,总收入接近4万元。”郝水荣笑着说,“管护上必须舍得投入,今年施肥就投资了8000多块钱,平均每棵树投入七八块钱。给果树上足肥,就等于存足了冬天的‘粮食’,明年苹果才能个头大、口感好,这钱花得值。”
在交口河镇安善村的矮化密植果园里,果农孙甜甜正带领工人们有序作业,一边用铁锹开挖树坑施用袋装羊粪,一边细致清理果园内的落叶、残枝和废弃果袋。作为村里公认的“管护示范户”,孙甜甜如今已熟练掌握苹果树秋冬管护技巧,还时常主动分享经验,带动邻里共同学习科学管护方法。
“ 以前苹果卖完就当‘甩手掌柜’,结果第二年果园爆发褐斑病、红蜘蛛,苹果质量大幅下降,根本卖不上价。”孙甜甜说道,后来在县、镇技术人员的蹲点指导下,她才意识到落叶和树皮中藏着大量病菌和虫卵,清园工作必须彻底。“现在施肥、清园、涂白等管护环节一步不落,苹果品质上去了,收购商上门抢着收,价格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秋冬管护提质增效,技术支撑是关键。为做好果园秋冬管护工作,交口河镇将全镇1.5万多亩果园划分为14个管护责任区,每个片区配备1名专职技术联络员,构建起“全域覆盖、精准对接”的技术服务网络。同时,通过开展“务果能手”评选活动,让“土专家”“田秀才”带头传经送宝,形成全员参与管护的良好氛围。
“ 我们建立了技术员‘当日巡查、现场解困’工作机制,要求每人每天至少巡查2个果园,第一时间解决果农在管护中遇到的难题。”交口河镇镇长晁小伟介绍,针对矮化密植园的特点,镇上分类施策,制订专项方案指导秋施基肥和根颈培土工作。“按照当前进度,预计11月底全镇可基本完成清园和施肥工作,确保每棵果树都能安全越冬。”
交口河镇的管护热潮,是洛川县果业精细化管理的生动缩影。目前,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已组建多支由农业技术员、“务果能手”组成的技术服务小队,通过“ 现场示范教学+集中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村果园,围绕施肥、清园、涂白等关键环节,向果农详细讲解技术要点,确保管护技术落到实处。
“对果园管理而言,苹果采收不是结束,而是下一个丰收季的开始。”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李宏表示,只有扎实做好秋冬管护,才能增强果树树势、提升苹果品质。服务中心会始终紧跟果农需求,把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推动洛川苹果产量稳中有升、品质持续提升,让更多果农通过种植苹果实现增收致富,让苹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