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2日
红薯迎丰收 富民添“薯”光
    ● 镇村干部帮助村民分装红薯    记者 王静 摄

  本报讯(记者 王静 通讯员 郝波 郭权)近日,宝塔区青化砭镇新庄科村杂粮种植基地里,200亩红薯试种地迎来首茬丰收。垄间泥土翻开,饱满的“延青白玉”“延青2号”红薯破土而出,经大概测算亩均产量突破3500斤,每亩产值超8000元。这场“甜蜜试种”不仅填补了青化砭镇红薯种植产业的空白,更让村民的“钱袋子”有了新盼头。
  眼下,破土而出的红薯被大量订购,青化砭镇机关支部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3人一组分工协作:有的弯腰擦拭红薯表皮的泥土,有的按大小分拣装筐,有的麻利套袋装箱……忙碌身影与村民的欢笑声交织,成了丰收田里最动人的图景。“捧着沉甸甸的红薯,就像捧着乡亲们的好日子。”驻村干部王君芃擦着汗笑道,“脚下沾的泥土越多,心里和群众贴得越近。”
  这场丰收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下的产业“破题”。今年以来,青化砭镇以“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为抓手,由村党员干部带头入户走访、召开村民议事会,流转191户村民的1500亩土地,建成全区连片规模最大的杂粮种植基地。为选准“致富种”,镇村两级还带队赴多地考察,邀请农业专家实地指导,最终选定200亩试点种植优质红薯品种。
  “试种成功只是开始,‘大户带动、农户参与’才是长效路。”青化砭镇农业农村工作负责人高伟说,下一步将重点扶持种植大户,扩大合作社规模,通过“供种苗、教技术、找销路”全链条服务,打消普通农户的种植顾虑。“让小红薯长成大产业,让更多村民跟着‘薯’光走,把丰收田变成‘致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