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亢世荣 马晓晓)10月31日,由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身心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延安市人民医院承办的“医院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人文心理健康促进研讨会”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召开。全省各地市医疗机构的70余位护理管理者及临床骨干围绕“人文铸魂,心理赋能”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由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身心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贺秀丽主持。延安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路丕周在致辞中强调,医院高质量发展已进入“技术+人文”深度融合阶段,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素养直接关系服务质量与患者体验。作为专委会主委单位,延安市人民医院将持续整合资源,为全省护理身心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本次研讨会设置专题授课、技术培训、案例分享三大板块。专题授课环节,延安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张学兵从家庭系统视角剖析家庭治疗对医疗工作的启发,指出家庭动力和关系模式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为医疗工作开辟新视野。延安大学医学院刘生梅则聚焦家属教育与支持主题,提出构建医、患、家三方合作的康复合力模式。
技术培训环节突出实践性与互动性。延安市人民医院边红艳以“为什么身体会替心灵说话?”为题,深入浅出解读分离转换性障碍,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陕西省人民医院张艳通过案例展现护理人文关怀的温暖力量;西安高新医院张文分享焦虑抑郁患者护理实用指南;大兴医院王小红则通过巴林特小组工作坊,让医护人员亲身体验心理干预技术的魅力。
本土经验分享引发广泛共鸣。贺秀丽介绍的“无陪护”试点病区经验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模式;专委会主任委员、延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护士长亢世荣结合案例讲解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科学干预策略。
互动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围绕“护理人文与效率平衡”“特殊患者心理干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针对老年及重症患者心理需求,专家提出“评估—干预—随访”闭环服务模式;针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问题,达成“建立分层督导机制、丰富减压工具包”的共识,呼应了陕西省“关爱医务工作者”的政策导向。
作为专委会成立后的重要学术活动,本次研讨会凝聚了全省护理领域人文建设共识。未来,专委会将持续开展学术交流与实践推广,为建设健康陕西贡献护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