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范龙)近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手足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左手中指指腹坏死、骨外露的患者实施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术,让受损的手指重获功能与美观,让患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据悉,该患者在入院前20天,曾因手部外伤在外院接受清创缝合手术。本以为术后能顺利恢复,不料术后不久,左手中指指腹皮肤逐渐发黑、坏死,甚至出现骨外露的情况,手部功能严重受损,日常穿衣、吃饭等简单动作都难以完成。在多方打听下,得知市中医医院手足外科的医生在手足外伤修复领域经验丰富、技术过硬,遂慕名前来寻求进一步治疗。
市中医医院手足外科主治医师范龙接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了详细查体与病情评估。检查发现,患者左手中指指腹坏死区域明确,骨外露情况需及时干预。若不尽快治疗,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感染,甚至影响整个手指的存活。于是第一时间将患者的病情汇报给科主任管英杰。经科室团队成员共同研讨后,最终确定为患者实施“拇趾腓侧皮瓣修复缺损指腹”手术,以实现指腹功能与外观的双重修复。
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方案并征得同意后,由管英杰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术中,医生对患者左手中指缺损区域清创后,从患者拇趾外侧缘精准切取拇趾腓侧皮瓣。随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医生小心翼翼地分离出皮瓣的趾底动脉腓侧支、伴行静脉及神经,再与患者手指缺损区域的对应血管、神经进行精准吻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娴熟的显微操作技巧,手术团队成功完成血管神经吻合,实现了皮瓣与指腹缺损区域的完美对接。
术后,经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患者指腹逐渐恢复饱满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衔接自然流畅,外观上看不出明显的修复痕迹。患者不仅能重新完成抓握、拿捏等基础手部动作,还能感知物品的质地、温度,甚至完成书写、系纽扣等精细操作,日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术后第12天,患者伤口愈合,手部功能与外观均达到理想修复效果。
管英杰表示,拇趾腓侧皮瓣取自拇趾外侧缘,其皮肤厚度、弹性、纹理与手部指腹高度契合,术后能最大程度还原指腹的触觉感知与握持功能。皮瓣以趾底动脉腓侧支为主要血供,血管解剖位置恒定、蒂部长度充足,可灵活调整切取范围,适配不同大小的指腹缺损,且供区损伤小、愈合后不影响足部正常行走功能,实现“以最小创伤换取最优修复”的临床目标。从精准评估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到精细完成手术、全程精心护理,我们始终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在手足外伤修复领域不断突破,继续依托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合作优势,引进先进技术、精进诊疗能力,为更多患者搭建康复桥梁,让每一双受损的手足都能重焕活力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