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5日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外语国际化教育开展研究
吴玲玲 邹庆玲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在开展外语教育时,不仅承担着提升学生外语语言能力的任务,更应在教学中注重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本文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针对高职外语国际化教育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推动高职外语国际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相关参考。
  一、完善教学内容建设
  科学合理的外语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开展外语学习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路径,同时也能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明确指引,进而有效推动外语教育国际化,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开展高职外语国际化教育工作,应以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积极完善外语教学内容建设,将语言小课堂与文化大课堂有机结合。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在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上,明确外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符合中国实际和具有强烈文化认同感的外语人才。在教学内容上,以中国文化为基,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例如,可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增设更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夯实课程基础,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同时,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在肯定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立足本民族传统,推动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他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具备过硬教学能力和深厚文化素养的国际化高水平外语教师队伍,是开展外语国际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文化自信视域下要想推动外语国际化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具体而言,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构建长效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文化知识培训和教学交流研讨会等,并大力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名师等举办相关讲座,交流、分享关于外语教学的有益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外语教师提供一个定期交流学习的平台,促使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还可鼓励外语教师主动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进行自我学习,参加文化知识培训,主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接触交流,有效提升自身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国家化视野,努力适应外语国际化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
  文化自信视域下开展高职外语国际化教育工作,还应从建立科学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方面着手。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系统贯彻国家教育战略方针,打破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不仅要对学生的外语表达和应用能力进行科学评价,还要科学设计涵盖语言表达、文化沟通交流、学习效能转化等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充分评估学生在文化交流中能否坚定文化自信,能否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包容的心态正确看待西方文化。
  同时,高职院校还可引进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同学互评、个人评价等,对学生日常课堂表现、文化素养、国际化视野等进行全面评价,帮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推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推动外语国际化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文化自信视域下积极开展高职外语国际化教育,在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通过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可以有效推动高职外语教育不断向国际化发展,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过程,未来应在守好文化阵地的背景下持续加强对外语国际化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帮助学生在提升外语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同时有效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