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安菲菲)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部署要求,近日,延安市结核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会同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组赴志丹县人民医院开展质控交流活动,通过市县联动机制切实提升县域结核病防治工作水平。
本次活动通过“专题讲授+经验分享+现场研讨”三位一体模式,搭建起市级质控单位与县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专业协作桥梁。二院业务院长陈延平立足《规划》目标要求,深入分析“早期识别、病原学诊断、规范治疗”等核心环节,随后,他围绕6项防控措施与质控指标,系统阐述了如何统筹推进,并科学绘制了市县同质化管理的实施路径。感控科主任马彩琴系统讲授了《医疗机构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为院内感染防控提供了规范化操作依据;呼吸结核科副主任医师赵延梅围绕《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早期发现临床实践指南》开展专题解读,重点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哨点”功能定位,扎实推进早筛早诊早治工作;副主任医师张宇祥以《结核病规范诊疗核心要点》为题,系统梳理了病例诊断标准、抗结核药物合理应用、耐药结核筛查流程及疗效评估指标等关键内容,并结合典型临床案例深入剖析诊疗难点,帮助基层医务人员建立标准化思维路径、提升临床决策能力;护士长安菲菲围绕《结核患者心理关怀实操路径》分享了患者从入院评估,到治疗期心理疏导,再到康复期持续支持的全流程干预方法,强调心理支持对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积极作用,为基层护理团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心理服务模式。
活动现场,30余名基层医护代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诊断困惑、管理难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一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种“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的闭环式交流机制,有效实现了知识传递、经验共享与能力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