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全面地理解语文学科中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在“教学目的”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文教材,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但目的却相当明确。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吃透了教材中的教学目的,我们便把握住了方向,也就有了重点。
二、在介绍作品作者中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来说,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课文的作者都是进步的、优秀的或爱国知识分子,其作品也都有一定的进步性。因此,教师在介绍作者时,自然地会联系作者的生平、贡献及他的思想感情。比如《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方志敏,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
三、在字词教学中,也能渗透思想教育。词语本身就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有褒贬之分。因此,字词教学也有思想教育的渗透。例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作者用了“庄严”“宏伟”等词语表达赞美之情。
四、在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渗透思想教育。小说教学,在分析情节和人物形象时,使学生在艺术形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比如,鲁达的嫉恶如仇、香菱的好学上进、无名战士的对党忠诚等。记叙文教学也一样,通过主人公的品德、言行或事件本身,教育学生扬正抑邪、贬丑褒美、颂善斥恶、去假存真。散文也可渗透思想教育。美景,山河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之情;悲景,人物此时此地心情的衬托;至于抒情和言志,更不必说了,再明白不过。诗歌阅读也一样,抒情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如《示儿》表达了作者爱国之情。
五、在总结归纳中心中突出思想教育。中心是全文的落脚点和主旨,分析完课文后,结合归纳总结中心,自然会水到渠成地渗透思想教育的。
六、在布置作业、练习中不忘思想教育。如学习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要求学生写向海伦·凯勒学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