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志丹陵感怀
张兴源
  作者简介
  张兴源,生于1959年2月7日。中国作协会员、延安市作协理事,延安日报原编辑、记者。在中、省、市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约200万字。2019年,四卷本《张兴源诗选》《张兴源散文选》《张兴源报告文学选》《张兴源通讯特写选》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张兴源散文选》简介
  《张兴源散文选》是2019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个人散文选集,是作者此前40余年散文创作的结晶。其中选收了《保安塔记》《序<张氏族谱>》《高沙塔——寺台<高氏族谱>序》《“名师”李明祖》《怀念岳父》《母亲百日祭》《青春的挽歌》《高建群印象》《重读<白鹿原>随感录》《中国文坛旁观录》《走过严冬》《侯波和他的小说》《阳光灿烂青春》等作品。 
  
  志丹陵,坐落在志丹县城西北角的漫坡上。东倚高高的炮楼山,西临静静的周河水。四周苍松掩映,绿草环绕,奇花点缀,山鸟啁啾,一派蓊蓊郁郁,充满生机的景象。
  走近陵园,一座高9.6米,宽13米的门楼迎面矗立。门楼正中上方,镌刻着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题写的“刘志丹烈士陵园”七个鎏金大字。字体刚毅、端庄,洋溢着难以掩饰的现代生活气息,与门楼整体建筑的民族风格互生互补,相映成趣。跨进门楼,是一条倾斜而上的长长的沥青甬道,在秋阳照射下,泛着淡淡的白光。甬道侧旁,两行整齐的梧桐树在清风中抖擞着淡黄的树叶,像在对游人沙沙低语。甬道尽头,名为“刘志丹将军”的巨大的花岗岩雕像高高耸立,使每一位瞻仰者不由地加快脚步,迫不及待地想要近前一睹烈士丰仪。走近了,你会看到烈士身披军大衣,侧身站立着,神情安详,那坚毅的目光,让人感受到他对美好的新世界、新生活的向往。在这座高4.5米的巨大石雕的四周,那一簇簇高杆子花(俗名,学名未详)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蜜蜂嘤嘤嗡嗡,在花枝上下翻飞盘旋。
  雕像背后,是1989年扩建之前的大门,现在被称作“二道门”。二道门正中顶端,仍留有“志丹陵”三个白底红字的门匾。进入二道门,又是一条用青砖铺设的甬道。甬道东侧,是一畦畦花草。这里一簇簇,繁花中绿叶扶疏;那里一点点,浓荫里星火闪烁。繁茂的花草间,清香更浓,蜂蝶更盛。甬道西侧,是两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刘志丹将军革命事迹陈列室”。这里展出了刘志丹学习、生活和战斗经历的照片。有刘志丹和他的战友们用过的大刀、长矛、土枪和土炮,有刘志丹抒发自己革命情怀的诗词作品,也有后人赠送的各种各样的锦旗和金匾……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盏油灯、一副镣铐和一首现在仍被广泛传唱着的陕北民歌《刘志丹》。
  走出展室,踏上象征着烈士短暂生命的34级石阶,你会觉得每一步都那么沉重,那么艰难。34岁虚龄,这是怎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短暂,而刘志丹烈士又曾使这短暂的生命,创造出了怎样一种难以估量的辉煌!
  诗曰:“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两千多年前这呼天抢地的悲怆诗句,是否也是当代每一位前来瞻仰烈士丰仪与伟业的游人们复杂心情的概括呢?
  石阶尽头,是一道拱门。正对门洞的,是毛主席亲笔手书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石刻。字体遒劲、潇洒,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革命领袖对人民英雄溢于言表的赞美之情。纪念碑后,是近年恢复修造的地球碑,上有林伯渠题写的“陕甘宁边区创造者”浮雕。地球碑后,便是位于正院正中的攒尖顶式纪念大亭。大亭四周建有东西南北四个遥相呼应的小亭。大亭和小亭内,都是排列有序的石碑。数一数,共计49方之多。大亭正中第一方石碑刻有毛主席“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的题词。另有朱德、彭德怀、叶剑英、陈云、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不同时期的题词。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周总理这四句题词,集中表现了革命领袖和人民群众对刘志丹这位伟大战士无限的敬意和无尽的怀念。
  纪念亭后,是置放烈士棺椁的庄严雄伟的纪念堂。纪念堂坐北面南,属悬山式建筑。上覆明光锃亮的琉璃瓦,顶脊正中置有传统建筑中常见的雕饰“二龙戏珠”,其张牙舞爪、几欲跃动之势,宛如活物。自东至西,十二根大红石柱如同十二个传说中的巨人,将堂前厦檐稳稳擎起。石柱顶端,如意斗拱层层叠叠,翼角出翘,似欲腾飞。檐下的苏式彩绘五彩斑斓,绚丽夺目。描人物故事,有如亲睹;状瑞兽祥龙,胜似目见。东西檐角各挂一铜质风铃,微风掠过,似有金石之声传自天外。走近纪念堂窗前,隔着明亮的窗玻璃,可以清楚地看见堂内各式各样、多得几乎难以容纳的花圈、挽幛、挽联和献辞……不用说,一个拥有如此众多的景仰者和爱戴者的伟大战士,虽死犹生!
  纪念堂瞻仰一过,折转身,一路走出陵园,各种滋味涌上心头。试想,烈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打下了无价的江山,我们回报他的,难道只有这修葺一新的陵园、富丽堂皇的纪念堂和那座早已耸立在人民心中的雕像吗?不!我们的建设事业才刚刚开头,可以告慰烈士英灵的不朽业绩,正在灯火辉煌的前方向我们频频招手,我们一定要沿着烈士奋斗的足迹,砥砺前行。
  将要走出陵园的大门,猛抬头,忽然看到甬道侧旁的梧桐树后,两排新植的幼松正舒展开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抖动。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也正迎着这翠绿的幼松,朝陵园深处缓缓走去。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儿,在她们脸上写下了极为动人的笑意。瞅着那两行虽尚幼弱但却已倔强地挺立在阳光和雨露中的幼松,回望渐渐远去的那群孩子们稚嫩的背影,我的心不禁猛烈地一震——
  这倔强的幼松和那些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绝不会只是一种单纯的风景,我想。
  (1991年秋,写于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