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源
一
志丹县,旧名保安县。1936年6月下旬,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志丹将军,中共中央将此地改名为志丹县。
从情理上推测,自华夏文明教化史肇始以来,保安这地方就有了教书育人、求学上进之人之事。到了唐武德二年,保安这地方“始为史家笔记”。而据多种版本的《保安县志》记载,志丹教育史之有案可稽者,起始于元代。元初之延祐三年(1316),在县南建置学宫。明代,知县唐理创立了著名的保安“时雨书院”。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知县王行坊建起了“永康书院”,并发生了后任知县刘涵刚为永康书院撰写《续捐碑记》,进而勉励学子们“诸生欲为人劝,宜先自为劝;诸生欲劝将来,宜先劝诸目前”的、在志丹教育史上必将传诸后世的著名历史事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立小学堂,全县设高等小学堂1所,初等小学堂2所。民国初年,有县立小学4所,私塾3所。
志丹中学,是当时志丹县的最高学府。从1956年到现在,走过了65年辉煌壮丽的征程,培养了诸多莘莘学子,为社会输送了学有所成并且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为整个志丹县教育的支柱之一。志丹中学65年辉煌壮丽的当代教育史,正是从这一年开始。
二
1955年,为了缓减城市就业压力,国家号召城市知识青年和国家干部上山下乡,数以百万计的城市知识青年分批分次下到农村去,为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流汗。50年代中期直至70年代末,志丹县的知识青年也陆续上山下乡,整整一代知识青年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957至1965年,志丹中学立志把学生培养成为亦工、亦农、亦学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于是,志丹中学也响应上级号召,实行开门办学。办起了工厂、农场、泥基、印染、水泥、缝纫、肥皂等厂子,同时增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学生们一个个都成了各种生产建设的劳动者。
到60年代初,党中央发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号召,一时间,学校进驻了工宣队、贫宣队、军宣队,并且实行了军事化管理,每个班编为一个排,每个年级编为一个连,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大军营了。
1976年10月以后,志丹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一步步走向正轨。于是,出现了万千青年刻苦学习的良好局面;出现了购买各类文学名著的盛况;出现了高考捷报频传、连创佳绩的喜人事件。于是,一大批从这里毕业的品学兼优的学子们,奔赴祖国各地乃至于海外,成为国家各条战线上以及世界舞台上不可多得的有用人才。
三
从这部砖头一样厚重的志书中,读者不难看出,65年来,许许多多优秀人才的青春年华,默默奉献给了这所有着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他们或者在此求学,或者在此教学;或者先在此求学,而后又在此教学。而更多的人,在此完成学业以后,到志丹县乃至祖国的四面八方,投入火热的生活,在各个不同的生产建设和科研文化领域,做出了一番成绩,成就了一番事业,写下了一个个美好动人、青春靓丽、奋进有为的故事。
毫无疑问,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一些平凡的劳动者、建设者和奉献者。但他们都把志丹中学传授给他们的知识技能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把志丹中学教给他们的做人道理保持终身。诚实守信,正直无私;不畏权贵,不慕虚荣;勤奋好学,执着敬业;关爱他人,善待生命……
一所学校,到底能给我们什么?以上这一切便是。
一个人活到了65岁,已然进入老境,可谓余生无多矣。而一所学校,65年,恰恰是雨露滋润、阳光灿烂、前程似锦、活力无限的翩翩少年。脚下的路正长,眼里的花正鲜,心中的梦正繁。 (对原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