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3日
预警到村 物资到点
黄陵县构建现代化防灾体系
  本报讯(记者 姜顺 通讯员 侯宝军 党静)近期,黄陵县通过精准气象预警、充足防汛物资保障、严密地质灾害监测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方位构建起一张坚实可靠的防灾减灾网络,为百姓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我们随即通过短临预警平台,向街道办以及5个乡镇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大风可能带来的影响。”走进该县气象局气象灾害指挥部,密密麻麻的气象数据在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更新,卫星云图、雷达图交织闪烁。工作人员目光紧锁屏幕,全神贯注地关注着天气的每一丝细微变化。
  为了确保预警信息能够精准、及时地传达到每一个人手中,该县气象依托传统的短信、广播、电视等方式,并积极借助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了预警信息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覆盖。
  在气象监测设施建设方面,该县搭建起一部双偏振雷达、三台微波辐射计,设立了1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40个果园气象站,还配备了32个高炮火箭作业点。通过这些设施,实现了精密监测一张网、灾害防御一张图、业务系统一平台,创建了对接共享一标准的现代化气象监测体系。
  走进黄陵县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库,整齐排列的货架上,各类防汛应急物资堆放得满满当当。救生衣、救生圈、防汛编织袋、砂石料、抽水泵、强光手电筒、应急药品等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同时,对应急照明设备、大型抽水泵、发电机等已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一旦进入汛期,随时都能投入使用。
  不仅如此,防汛办开展物资调运演练,联合相关部门对县境内河流、水库、淤地坝、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点,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涵洞、低洼易涝等区域地段,进行重点且反复的排查。并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对43处普适性监测点,以及3处专业检测点进行实时监测。
  黄陵县已成功构建起一个多部门协同的防灾减灾体系,形成天气研判会商和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目前,全县已储备物资60余种,总量达1万余件,141名灾害信息员坚守在一线,有序开展着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站好岗、放好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