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服务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
焦玉涛 吕静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打造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区域内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然而,区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多数企业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和整体思路,对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将数字化技术与企业的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企业普遍缺乏数字化专业人才,尤其是既懂工业生产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成为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
  二、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
  1.人才培养
  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可以为区域企业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通过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实训基地还可以为企业在职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和应用,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数字化能力。
  2.技术研发与创新
  实训基地可以整合区域内的科研资源,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攻克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此外,实训基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企业服务与孵化
  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可以为区域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实训基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场地、设备设施、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帮助,培育和壮大区域内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三、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1.明确建设目标
  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紧密围绕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以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企业发展为目标。通过建设集教学、实训、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整合资源
  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整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面的资源。政府应加大对实训基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为实训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企业应积极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实践案例和实习岗位,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3.硬件设施建设
  实训基地应建设先进的硬件设施,包括工业互联网实验室、智能制造生产线、大数据中心等。工业互联网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工业网关等设备,用于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实验和研究。智能制造生产线应模拟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大数据中心应具备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功能,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服务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可以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建设目标,整合资源,创新运营模式,加强硬件设施、软件平台和课程体系建设,确保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和运营效果。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将在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