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戏曲导演“守正创新”刍议:在传承与突破中重塑舞台美学
  李青巍
  戏曲导演作为戏曲艺术创作的核心,承担了对文学剧本进行再创作、组织舞台演出、指导演员创作等主要任务。本文以戏曲本体特征为出发点,结合导演创作实践,探讨如何在尊重传统戏曲美学原则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元素及技术手段,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实现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程式性和虚拟性。在数字化与全球化的浪潮下,戏曲导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传承经典与突破传统之间找到平衡,重塑舞台美学,成为戏曲艺术发展的关键。
  一、戏曲导演“守正创新”的时代内涵
  守正,即坚守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包括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唱腔念白、身段动作及舞台美术等。传统戏曲美学原则强调韵律和节奏、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手段、程式化表演,以及写意性的表现方式,戏曲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戏曲艺术的传统美学原则,把握戏曲艺术的精髓和独特魅力,保持戏曲的独特韵味。
  创新,即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需求和技术手段,为戏曲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戏曲导演执导过程中,在保持戏曲艺术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尝试创新表演手法,拓宽题材与内容、探索新的表现形式等手段,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现代观众的审美变化,将新的元素融入戏曲创作中。
  二、戏曲导演“守正创新”的实践探索
  戏曲艺术的创新实践路径是多元化的,它涵盖了剧本创作、表演形式及舞美设计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的创新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戏曲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在剧本创作方面,“守正创新”体现在对现代文学和戏剧创作手法与技巧的借鉴与融合。戏曲剧本的创作需要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元素和思想,以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例如,可以借鉴现代戏剧中的现实主义、荒诞派等创作手法,结合戏曲艺术的特点,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戏曲剧本。这样的剧本能够更好地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内心世界,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在表演形式上,戏曲表演的程式与虚拟特征独特且精湛,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所在。如今,观众对于表演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守正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现代舞蹈、音乐等元素的融合与运用。现代舞蹈和音乐的融入,可为戏曲表演增添更多的动感和节奏感,使其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可以借鉴现代戏剧表演中的心理刻画、情感表达等手法,丰富戏曲表演的内涵和层次感。这样的创新能够使戏曲表演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在舞美设计方面,传统戏曲的舞美设计简约而富有象征意义,为观众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舞美设计也迎来了更多的创新可能。“守正创新”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上,如数字化、虚拟化等技术在戏曲舞美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创造出更加逼真、丰富的场景和氛围,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体验。再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戏曲演出环境,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或者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戏曲服饰、道具进行复原与再创作,使其焕发新的光彩。这些创新手段不仅能够提升戏曲艺术的观赏性,还能够增强其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
  戏曲导演的守正创新是推动戏曲艺术当代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创作中,导演应坚守戏曲艺术本体特征,尊重传统戏曲美学原则。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现代观众的审美变化和技术手段的发展,将新的元素融入戏曲创作中。通过守正创新,在传承与突破中重塑舞台美学,使得戏曲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韩国清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