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桃源县乡村品牌形象设计在交旅融合框架中的应用
黄浦恩
  乡村地区在寻求新发展动力的过程中,品牌形象建设日益受到重视。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凝聚地方特色、提升知名度、吸引外部资源。而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交旅融合)为乡村品牌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框架,通过连接出行方式与旅游体验,拓宽了乡村品牌的展示与传播通道。桃源县地处湖南省常德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县域地形呈现出从湘西山地向洞庭湖滨湖平原过渡的特征,处在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支脉的环绕之中,形成了显著的三面环山地理格局。因此,本文将探讨桃源县传统村落在交旅融合背景下的品牌形象设计策略,以期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桃源县的发展提供助力。
   一、交旅融合框架与乡村品牌建设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兴起,构成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背景。交通与旅游的交汇,以往的交通依靠单纯的公路、车站,现在成为游客初次接触乡村形象的窗口,从外部进入乡村的路线、重要的交通路口,以及乡村内部的连接道路,这一系列的节点和通道,就是游客感知乡村的第一现场。过往的品牌建设往往集中在乡村内部的目的地宣传,如景点、特色产品店铺,而忽略了游客在“ 路上”、在“途中”就能接收信息的机会。现在桃源县不仅有主要交通公路穿过,更新增了牛车河城际车站,高效连接了张家界、常德、长沙这些主要城市,带来了大量国际和外省人流,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潜在的观光客或者短暂停留者。如果能在这条交通脉络的关键点,例如邻近桃花溪风景区、靠近乡政府驻地,或者进入特色村庄的路口处,清晰地展示代表桃源县的整体形象,将提升外界对桃源的认知度和兴趣,这是交通与旅游结合(交旅融合)赋予乡村品牌建设的全新传播途径。
  二、桃源县乡村品牌形象设计的现状
  桃源县具备特色、有潜力的优势资源。文化上,桃源县保存着1600多年历史的桃花源古建筑群,该建筑群始建于晋代,历经唐代发展、宋代鼎盛、元代毁坏与明清时期兴废更迭,是体现深厚历史积淀的重要载体;地质资源方面,以毛坪村老祖岩为核心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石漠地质公园,其中,溶沟、石芽、孤峰等喀斯特景观丰富异常,具有独特的灰白色石海景观。县名“桃源”本身就自然引发人们对理想田园境界的想象,是独特且宝贵的无形资源。目前,外界对桃源县的印象还不够突出和清晰,缺乏一个统一、简洁、能让人记住的核心形象贯穿始终。“桃源的特色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没有通过有效的视觉方式广泛地传递给外来者。在外部通道及关键的进入口处,很少能看到强烈传达“桃源”特质、指向特色资源的整体形象设计。这些问题导致途经的车辆即使路过,也未必形成深刻的桃源印象,更难以转化为停留游览或了解的兴趣。
   三、交旅融合背景下桃源县乡村品牌形象设计的策略
  基于桃源县的资源特点和当前传播的薄弱环节,要利用好穿境公路这个关键路径。关键在于找到最能代表、容易识别的形象元素,不应只依赖乡名文字或常见图案,而应深入挖掘本地独有的视觉元素。国家5A级桃花源旅游区是最主要、最核心的资源,可以提炼旅游区内最标志性的景观元素,如桃花山牌坊的轮廓、五柳湖畔的特色建筑造型(如五柳亭)或者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构件特征。这些元素直接关联着“桃花源”的千年文化沉淀和国家级文旅品牌价值。本地独特的饮食文化,如常德钵子菜本身就是鼎食文化的活态传承,其独特的钵子器型、垒叠的热气蒸腾场景、富有地域特色的食材组合拼盘,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识别度,都是可挖掘的生动元素。设计的统一形象符号和标语系统,需优先、集中部署在真正能被看到的关键点位,让过往车辆行人一目了然、建立起对桃源县核心特色的基础认知和良好观感。
  本文说明了交通路线不仅是用来通行的,更是在游客进入乡村前建立印象的关键途径,并指出了桃源县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虽然有“桃源”这样好听的名字,以及像桃花源古建筑群的景点,但外面的人对此印象不深、不了解。因此,桃源县可设计出统一的标志和简短的介绍文字,并做成清晰、整齐的标识牌,放到来往车辆行人最容易看到的地方,目的是让每个开车或坐车经过这条公路的人,一眼就能记住桃源的核心特点是什么,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形成直观有效的形象支撑。
  [作者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文系2025年常德市社会科学课题:长张交旅融合带常德国际化乡村品牌营造研究(编号:CSP25JC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