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辉
在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机修车间,激光熔覆设备火花轻溅,精密光束正修复着磨损的液压立柱;托辊生产线上,全自动焊接机械臂精准作业,切削密封生产线高效加工着各类密封圈;综合电力调度中心内,大屏数字闪烁,无人值守的变电站与全自动供水系统静默运转……近年来,该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创新为引擎、服务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与智慧建设,已逐步成长为集机加工、再制造、供电供水与信息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黄陵矿区的沃土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发展新画卷。
机修板块迈向“高精尖”
过去以传统机修为主要业务的机电公司,面对矿井设备快速迭代与检修要求提升,近年来果断推动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通过引进激光熔覆设备、中部槽修复技术、高压胶管及密封件生产线,公司不仅提升了修复精度与部件耐用性,更实现了关键矿用配件的自主生产。
“我们不再只是‘修设备’,更是在‘造零件、提性能’。”机电总厂厂长王志凯介绍,激光熔覆技术使大型综采部件寿命延长至新件的1.5倍以上,成本仅为新购件的30%。自主生产的高压胶管和密封件也有效替代外购产品,提高了维修效率。今年6月,公司首台自主设计的抛矸一体机已通过验收,即将投入应用,标志着机修业务从服务保障向高端制造迈进。
供电系统实现“无人化”运行
供电板块的智慧化转型是机电公司发展的另一大亮点。为应对矿区用电负荷增长与安全性要求,公司持续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完成多个变电站的增容与保护系统改造。
矿区枢纽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从4万千伏安提升至6万千伏安,焦沟、花家庄等风井变电站完成继电保护升级,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及鹰眼系统逐步替代人工巡检。目前,多数变电站已实现远程监控、自动调控与故障诊断,成为“无人值守站”。
“调度员可远程操控机器人巡检,数十公里外的高压柜实现遥信分合闸,异常实时报警,供电效率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供电所负责人齐延辉表示。智慧电网不仅实现“减人提效”,更增强了系统可靠性与应急能力,为矿区高产高效提供稳定动能。
清水“脉动”守护矿区生命线
作为工业“血液”,供水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同样关键。机电公司通过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加装智能传感器,实现对水源井、泵房、管网等的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系统能根据用水峰谷自动启停泵组、调节流量,既节约水资源,又减轻人工操作强度。
“供水全程自动化后,不仅保障稳定供应,杜绝‘跑冒滴漏’,我们再也不用长途奔波关停水泵。”水厂水务班班长吴世荣说。如今,地下水经智能调控源源不断输向矿区,默默支撑着矿井日常运转。
打造智慧矿区“神经中枢”
在推进硬件升级的同时,机电公司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系统提速、数据融合、平台扩展等工程,初步构建覆盖全矿的高速信息网络。从设备状态回传、生产数据互通,到视频智能识别、办公云端迁移,信息化已成为提升管理与优化服务的核心支撑。
公司正逐步参与构建黄陵矿业“智慧大脑”平台,未来将通过预测性维护、能源集中调度、安全智能预警等高级应用,全面赋能矿区数字化转型。
从传统机修到高端制造,从人工操作到智能系统,黄陵矿业机电公司以技术升级推动产业蜕变,以智慧转型实现服务跨越。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智慧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在矿山智能化浪潮中绘就更加绚烂的发展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