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8日
退休教师张兰花的书画情缘——
花甲执梦笔 丹青醉“夕阳”
通讯员 范晓霞 高延平 记者 高乐
  “张老师的作品展太惊艳了,她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母女俩学习的榜样。”10月24日,甘泉县美水街道办太皇山社区羽毛球馆内,50岁的杨彩艳望着满室书画作品,由衷感慨道。
  当日起至28日,一场特殊的书画展在此举办——主角是甘泉县退休老教师张兰花。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这位深耕教育战线数十载的“老兵”,用笔墨丹青为自己送上了一份承载热爱与坚守的礼物。
  如今的张兰花,身兼陕西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延安鲁艺书画院院士、市书协会员等多重身份。而这份荣光的背后,是一段从零起步的逐梦征程。
  俗语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可张兰花踏上书画之路时,已63岁高龄,且毫无书画基础。退休后的她因缘走进延安老年大学书画班,起初面对陌生的笔墨技法、困难重重的学习过程,她多次萌生退意,但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她抱着“陶冶情操、自娱自乐、老有所为”的心态,咬牙坚持了下来。
  一次偶然的机缘,张兰花结识了刘小民、马东旭等书画名家,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她才算真正叩开了书画艺术的大门。从对书画一知半解的“老学生”,到渐入佳境的“新学员”,再到痴迷求索的“追光者”,笔墨纸砚为她的晚年生活翻开了崭新篇章。她深知,学好书画不仅要练技法,更要修心性——“学习书画先做人”,在日复一日的研习中,她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在笔墨间沉淀心境。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张兰花在国画学习中稳扎稳打:从《芥子园画谱》入手,系统钻研古人的造型、构图与笔墨技法;悉心揣摩徐渭、石涛等名家的擦、点、染技巧,吸纳现代画家徐湛的艺术特色,在没骨画法与小写意花鸟画的路径上不断探索。书法研习同样不松懈,她大量临摹《曹全碑》《集王圣教序》等经典碑帖,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其笔力日渐深厚。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张兰花的作品屡屡亮相省、市、县各类书画赛事并斩获奖项,更在中国重阳书画展中摘得银奖。
  2023年春,已77岁的张兰花启动“百米长卷”花鸟画创作,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开时序为主线,分四个单元铺陈,每个单元均由大儿子高延平所作绝句开篇点睛。历时两年多的潜心创作,这幅长卷于2025年“三八”妇女节与公众正式见面。
  “这些年忙忙碌碌又写又画,有时甚至废寝忘食,累是真的,但心里的愉悦是没法说的。”张兰花笑着说。在她看来,学无止境的书画之路,不仅充实了晚年生活,更让她懂得如何以淡泊心境面对余生。谈及未来,她眼神坚定:“会把有限的光阴,用笔墨好好书写,在不断学习进取中为儿孙做好榜样,也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光发热,为祖国添一抹夕阳亮色。”
  展厅里,一幅幅书画作品墨香氤氲,既有传统笔墨的韵味,又有生活气息的温度;而展厅外,张兰花“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正像一束光,感染着更多人在追梦路上步履不停,用热爱与坚持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