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穆海宏)近年来,随着黄陵矿业双龙煤业生产线的不断延长,采空区的监测时刻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然而,采空区属于危险区域,工作人员难以在现场精准获取测量数据。加之采空区地质条件差、光线昏暗、空间狭小,测量点之间通视条件往往不符合测量要求,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较大难度。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矿地质测量技术人员不断钻研理论。在2025年矿山测量煤炭行业全国竞赛中,参赛选手甄贝贝了解到,其他单位在面对采空区测量条件不足时,采用后方交会法进行测量,可有效应对条件限制,测算出精准数据。赛后,他利用空闲时间与同行深入交流经验。返矿后,甄贝贝迅速转变工作思路,大胆将后方交会法应用于该矿的采空区测量中。
该矿所采用的后方交会法,是在符合测量条件的区域任意布置一个位置点,利用测量仪器同时对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已知控制点进行反复测量,测算出已知点到位置点的距离和角度,获取边长数据后进行精确计算。通过该方法,能够精准判断采空区边缘是否发生位移和变形,以及位移和变形是否处于安全范围之内,如同为采空区监测安装了一套“报警仪”,从而有效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后方交会法的成功应用,精准破解了该矿采空区的测量难题。目前,该方法还被推广应用于户外定位测量、巷道布局定向测量等多个领域,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又一“利器”,在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极大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与生产能力,有力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