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0日
技改创新 点“煤”成金
——黄陵矿业二号煤矿提升煤炭品质实现效益最大化
  通讯员 赵鹏
  秋冬时节,子午岭腹地寒意渐浓,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选煤厂内却热火朝天、机器轰鸣。一块块经过分级、洗选、脱水等多道工序的“黄灵煤”正通过皮带输送机运往装车站,随后通过铁路发往全国各地。
  “最近平均每天发火车8列,390节,26400吨。”彭延廷和赵宝卫目送列车驶向远方,忙完手头工作,这才放下心来。
  “前三季度仅选煤环节就新增效益超千万元。”二号煤矿选煤厂厂长韩军涛介绍,自践行“四种经营理念”以来,该矿持续做好煤炭文章,通过技术革新让每吨煤都实现价值最大化。
  以市场为导向,在扩能提产中抢抓机遇。今年化工煤市场持续升温,二号煤矿迅速将“加大入洗量、提升精煤产率”列为核心课题。管理人员带队扎根现场,围绕煤炭粒度特性与设备产能反复研判,最终敲定“分级筛精准分流”改造方案——通过在分级筛下加装可调节闸板,配套新增旁通溜槽直连入洗煤皮带,通过闸板开度精准控制入洗原煤量。
  “以前入洗量卡在800吨就上不去,现在调到1000吨也很平稳。”操作工马小红边调节闸板边说。改造后,每小时入洗量提升近200吨,每班入洗量增加1600吨,精煤产率随之增加1200吨。按当前市场价核算,每班产值直接增长13万多元。更关键的是,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化工煤占比提升至65%,成功抢占市场高地,为企业赢得更大盈利空间。
  入洗量提升的同时,尾煤水分超标问题随之显现。“水分每高1个百分点,热值就降低80至100kcal/kg”,直接影响客户认可度。该矿选煤厂立即组建技术攻关组,围绕煤泥水系统平衡展开数十次技术论证,创新性提出“闲置设备再利用”解决方案。
  在脱水筛下管路新增旁通接口,将部分物料分流至闲置的分级旋流器组,经弧形筛预脱水后再进入离心机脱水处理。通过“分流减负+延长脱水时间”双措并举,并依据用户需求合理调配,最终商品煤水分从10%左右降至8.5%左右,热值同步提升约200kcal/kg。
  “现在客户反馈‘黄灵煤’热值稳定、水分合格,解决了冻煤难卸车的问题,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这一改造不仅满足了客户需求,更让“黄灵煤”品牌美誉度持续攀升。
  运输系统带煤量不足曾是制约入洗量提升的“卡脖子”问题,选煤厂以“现场诊断+精准技改”破局。技术团队对原煤准备系统全流程排查后,在205原煤分级筛下方增设旁通溜槽,将原本全部流向301皮带的原煤分流至302皮带,同时同步增大分级筛入料量。
  “相当于给运输系统‘开了第二条通道’。”选煤厂技术员刘杰介绍,改造后,原煤入洗量再增15%,按78%的精煤产率计算,精煤产率可提升12%,通过现场流程改造实现效能跃升。截至10月底,该矿选煤厂通过系列技改,累计处理原煤超380万吨,精煤产率较去年提升4个百分点,创效达1200万元。
  从百米井下的改革创新,到地面选煤厂的技术革新,二号煤矿用精准技改,将“四种经营理念”转化为看得见的效益。下一步,二号煤矿将充分利用煤价有利窗口期,锚定产能释放与效益提升目标,切实提升煤炭品质,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