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延大附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内紧张忙碌的医护人员似乎没有感受到冬天到来,她们正围着4个“巴掌天使”高速运转。
38名患儿中,34周以下的早产宝宝占2/3,其中26、27、28、29周的宝宝各一个,这4个宝宝体重均在840g~1000g之间,如巴掌大小。4个巴掌宝宝的降临,给新生儿团队带来了挑战。他们娇嫩的皮肤,稍不注意就会破损;微弱的呼吸,转眼就暂停了;仅仅1毫升奶,都难以消化……一个个都需要全方位的监护和一系列最好的救治技术。产前需要产科阿姨们的贴心保护、产儿复苏及转运、保暖保湿监护、呼吸管理、营养支持、感染、脑损伤、NEC等防治。为了保障静脉用药及肠外营养,生后24小时内即给予脐静脉置管(UVC),14天拔管后置深静脉管(PICC),新生儿科的医护们几乎很少做外周静脉穿刺,减少了反复穿刺造成的感染和给宝宝带来的痛苦。
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宝宝们闯过早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辅助通气要度过呼吸关;呕吐、腹胀,喂养困难,静脉营养要度过营养关;免疫功能低下、有创操作多,易感染要度过感染关;发育不良、感染、酸中毒致肺动脉高压、循环受累要度过循环关……
随着宝宝们情况逐步稳定,宝妈们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也来到监护室,进行袋鼠式护理和亲情交流,让宝宝和妈妈每天都有1到2小时的身体接触。以便更好地刺激宝宝皮肤触觉、神经系统等发育,也为了让宝宝出院后能得到精心的护理和良好的喂养,护士阿姨们还会对宝妈们手把手传授正规护理知识和喂养技巧。
在新生儿团队的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下,四个宝宝在呼吸辅助技术支持下,生命体征平稳,其中两名患儿已达到生长追赶期。
延大附院新生儿科在超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规范的监护技术、成熟的呼吸支持、全静脉高营养技术,成熟的护理规范,超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已成为该院新生儿科的特色技术、核心技术。每年收治超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10余例,1500g以下的早产儿近百例。
救治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单需要各种娴熟的监护抢救技术、精细化的管理、细心的护理,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需要通晓医学伦理,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高端辐射抢救台、呼吸机、转运暖箱、保湿保暖要求很高的早产儿专用多功能高端暖箱,NO治疗仪、支气管镜、无创心功能、脑功能检测、重症神经单元监护、重症肺超等,同时还需要相关科室产科、放射科、B超室、影像科、骨科、脑外、内分泌等全力配合,多学科协作为临床诊疗提供相关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