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3日
唐·首倡祭祀坊州黄帝陵庙之臧希让
  唐大历五年(770),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以“坊州有轩辕黄帝陵,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之建言,获得代宗皇帝恩准,由此,坊州黄帝陵正式列入国家祀典。臧希让以一言之谏惠及百世,但其家世与宦历,却不为人所熟知。幸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撰并书《臧怀恪神道碑》存世,我们方才得以稽考其大概。
  臧希让,唐莒州北乡(今山东莒县东莞)人氏。高祖臧满,为隋骠骑将军。曾祖臧宠,为灵州都督府长史。祖父臧德,为朝散大夫、赠银州刺史。父亲臧怀恪(668—724),字贞节,为臧德第三子。玄宗开元初,宦游平卢军(治于营州,今辽宁朝阳市)节度府,适逢北边游猎民族奚、室韦(即蒙古族远祖)大举进扰,乃挺身与战,所向披靡。玄宗闻而嘉之,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萨拉齐境内)都督府长史。后历任左卫率府左郎将、右卫中郎将兼安北都护、中受降城使、朔方五城都知马使,受到朔方节度使王晙器重,升任都知兵马使。曾率百余骑奔袭突厥,斩杀数百人,慑服招抚突厥部落二千帐来归。任河西军前将时,又为河西节度使萧嵩所赏识,擢任河源军使兼陇右节度副使、关西兵马使,晋右武卫将军,驻守鄯城(今新疆吐鲁番鄯善县),威慑吐蕃。在任期间“吐蕃不敢向者累年”,晋爵上蔡县开国侯。开元十二年(724)卒于鄯城之官舍,享年五十有六,玄宗诏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当年十月,移厝京兆府三原县安葬。
  臧怀恪育有七子,以长幼为序分别为:游击将军、崇仁府折冲都尉希崇;丰州别驾、赠宋州刺史希昶;左武卫将军、朔方节度副使、赠太子宾客希忱;右卫左郎将、剑南讨击副使、赠汝州刺史希偣;右骁卫郎将、靖边军使、赠秘书监希景;宁州刺史、左金吾将军、赠扬州大都督希晏;开府仪同三司行太子府詹士兼御史大夫邠宁山南观察使、集贤待制、工部尚书、渭北节度使、鲁国公希让等,皆身居要职,其中以臧希让声名最显。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入蜀避难。不久,肃宗在灵州即位,自领天下兵马大元帅,臧希让亲随左右,为大元帅府都虞候。与肃宗患难与共,建功立业。《臧怀恪神道碑》云:“希让识度弘远,器谋沉邃,仁亲以孝,殿国以忠,绛冠裕于人伦,勋劳懋于王室。至德中,今上为元帅东伐,肇充押衙,从收两京,陟降左右。入侍帷幄,既崇翼戴之功;出拥麾幢,载枼(牒)登澄清之寄。加以笃睦群从,纠绥宗族,吉凶懋于王室。”乾元二年(759),肃宗“以公有谋冀之勤”,赠魏州刺史。宝应元年(762),又赠太常卿。广德元年(763),代宗臧希让之功,追赠其父怀恪太常寺卿。
  臧希让家族世为边将,与西北渊源颇深。大历五年(770),为了构筑长安北部的军事屏障,代宗特命肱骨重臣臧希让出任鄜坊丹延节度使,主持渭北、陕北一线防务。上任伊始,臧希让即上奏朝廷修葺增建黄帝陵庙。大历五年四月,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言:“坊州轩辕黄帝陵阙,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诏从之。”得到朝廷批准以后,臧希让主持将圮废的轩辕陵重修一新,又在桥山西麓修轩辕庙,历时两年告竣,作为历代祭祀黄帝的固定场所,奠定了坊州黄帝祭祀圣地的地位。宋太祖开宝初,黄帝庙移置桥山东麓,历宋元明清以迄如今,历代祭祀不绝,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心目中的中华民族圣地。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