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3日
桥山之上,我愈苍翠
——来自五千年黄帝手植柏的自述
    ● 黄帝手植柏历经5000余年依然枝繁叶茂、浓荫遮地    通讯员 李小军 摄

  记者 南卫东 贺秋平 通讯员 王静雯
  初冬的桥山,古柏森森,满目苍翠。黄土高原上数万株古柏从何而来?黄帝手植柏何以历经5000年而枝繁叶茂?千年古柏在新时代如何焕发新生……穿越千年,让我们一起聆听黄帝手植柏的自述,探寻黄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实践——我是黄帝手植柏,与中华文明“同龄”。
  关于我,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数千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了蚩尤,建立部落联盟后定居桥山。随着人们建房、取火,附近的树木被一砍而光,最终导致山洪暴发。黄帝悲痛之余,带头栽植下我。从此,人们便开始世代植柏,植树造林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被延续至今。
  我身边开始大面积种植树木始于汉代。黄帝陵碑廊里静静伫立的古碑,清晰记载了历代帝王禁樵止伐、植柏护林的历史。北宋嘉祐六年,宋仁宗下旨令坊州的地方官员发动百姓种植松柏树1400余棵,同时安排了寇、王、杨3户人家专门在桥山植树护林,并免除了全部差役粮税,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护林员。
  栽植、守护,再栽植、再守护。慢慢地,一棵,十棵,百棵,千棵……我身边的伙伴越来越多,小树长成了大树,独木变成了林海。
  桥山叠翠,沮水流长。如今在我的身后,是中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柏树群,8万余株森森古柏将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鲜活地写满了桥山的角角落落。
  仔细想来,守护绿色一直是人们的朴素共识。千百年来,我们经历了战乱、饥荒、自然灾害等种种考验,能生长到今天实属不易。当然,这其中更离不开一代代谒陵人、护陵人和当地百姓的倾力保护和逐年栽植。
  遥想10余年前,南沟门水库修建在即,我的老伙计老君柏面临被淹的尴尬境地。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黄陵县毅然决然为老君柏“搬家”。2.5公里的路程,耗时2年准备,移植古柏树龄、总重量以及移植技术难度,在当时堪称世界之最。如今,看到老君柏在“新家”焕发新生,我也打心底里高兴。
  我是中国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中华第一柏”。历经千年,如今的我,绿荫如盖、高可凌霄,干壮体美、枝叶繁茂,可谓风华正茂。
  一棵树,怎么能生长5000年还屹立不倒?树荫下,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疑问。我想这凭借的不仅是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更得益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植绿护绿的优秀传统。
  眼下天气转冷,我也进入了休眠期,身边密密麻麻架起了2000多根钢管,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护林科科长、副研究员李小军和同事们正在对我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检”与“保养”。
  “快瞧,树叶比以前更绿了!”我听到这群老朋友的惊喜感叹,内心异常激动。是呀,要是没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多年潜心研究编制科学方案,没有当地庞大的守护团队的精心管理和悉心照料,没有成千上万名参观者们的爱护珍惜,我何以越千年仍壮美。
  一直以来,我的健康、安全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作为生长在北方的古树,我很怕遭遇雷击。以往防雷多靠一些传统手段,今年,黄陵县邀请了防雷专家团队,在我周边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智能防雷系统。当雷电发生时,系统可以根据监测情况自动“出击”进行防护,我不用再担惊受怕。
  为了更好地检测我的健康状况,工作人员还采用TRU树木雷达等先进的检测技术,在不损伤我错综复杂的树体及根系的情况下,通过一根根微根管检测获取实时数据,如同为我配备了24小时“私人医生”。
  大家为我做的还远不止于此。改善生活环境、安装树体支撑、树冠进行喷淋、树体防腐与修补、围栏与地面架空、复壮引根、杀虫消毒……从头到脚、由内到外,以树为本、尊重自然,随着《“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和《重点古树保护复壮项目实施方案》紧锣密鼓地推进,我得到了更加科学、系统的全方位保护。
  5000多年里,我经风雨、历沧桑,目睹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荣辱兴衰和繁荣昌盛,也亲眼见证着中华文明孕育出的丰富生态文化世代传承。
  我日夜守望着黄帝陵,也守望着这片深爱的黄土地。每年清明,海内外华夏儿女相聚黄帝陵,慎终追远、寻根溯源。作为黄帝陵里的古柏,我以蓬勃的生机,向每一位来此的炎黄子孙默默传递着中华民族敬仰祖先、赓续文脉、尊重自然的宝贵精神。
  如今,我的树冠下,一棵幼苗正在茁壮成长,接力延续着5000年的古树基因。在我身后,“思源林”“炎黄子孙林”“民族同心林”等小伙伴愈发茂密、葱郁,与古柏群一同簇拥着黄帝陵,相映成辉、生生不息……